一、竞赛主旨及内容

建筑,是人类的庇护所,建筑及环境所构成的城市和乡村空间,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休憩等活动,也关系着人们的冷暖和安危。建筑乃至城乡空间的功能与品质,与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本届大赛以 “ 健康家园 ” 为主题,立足设计与人为本、呵护健康、服务生活,围绕现实空间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以打造健康城乡空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为目标,既是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 “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 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也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实现有效应对的设计反思和现实响应。


大赛延续开放式命题,参赛者可选择现实城乡空间为创作题材,可直面当下,也可着眼未来,自行选址、自行拟定设计任务及副题,展开有创意的思考和探索。创作对象可以是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公共空间、街区、社区等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与 “ 健康 ” 密切关联的各类建筑、环境及空间。包括空间优化、设施改善、性能提升等,可以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艺术设计(包括环境小品)、城市设计等,可以是单项或综合,题材不限、规模不限、手法不限,自由创作。鼓励对既有住区改善、城市更新、建筑性能提升等提出综合设计方案。通过 “ 有思考、有温度、有品质 ” 的创意设计,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福祉,从物质、精神和社会三个层面构筑人人共享的“ 健康家园 ”。


二、赛情概况

本届大赛分为学生组、职业组及公众组,共收到有效报名2279件,提交有效作品1678件,有320所院校、346家设计机构参与。作品来自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外,还有美国、英国、德国、瑞典、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等 11 国选手参赛。相比 2019 年,本届大赛有效报名数量增长29.56%,有效作品数量增长13.76%。


三、专业评审(初赛)情况

为体现大赛评审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大赛组委会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领衔,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共 27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1678项作品进行评审。经专家评委会评审、公示和复评,共产生优秀作品奖178项,其中学生组 89 项(包括一等奖9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0项),职业组87项(包括一等奖10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50项),公众组2项(均为三等奖), 以及学生组入围奖59项。其中,学生组、职业组获得 “ 优秀作品奖 ” 一等奖的18项作品,参加决赛阶段的综合评审,角逐紫金奖金、银、铜奖。


四、综合评审(决赛)

决赛于2020年12月19日在江苏教育频道五楼演播厅。决赛按职业组、学生组分别进行,设 “ 作品展示 ” 和“ 现场问答 ” 两个环节,采用“ 现场对决制”,通过综合评审确定“ 紫金奖” 金、银、铜各相关奖项,并进行网络直播和电视录播。为保证决赛的公正性、权威性及网络、电视播出的呈现效果,决赛阶段评委由院士、设计大师、业内知名专家及文化届人士、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媒体代表等组成。